2014-08-10_120245

聖母峰之死

Into Thin Air

作者: 強.克拉庫爾

Jon Krakauer

譯者:宋碧雲,林曉欽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6

 

    《內容簡介》摘錄自博客來

 

《阿拉斯加之死》作者強.克拉庫爾傳奇名作,讓世人重新評價登山

  19965月,尼泊爾放寬聖母峰登山人數的限制,世界最高峰迎來史上最熱鬧的登山季。全年孤寒的山谷,一口氣湧入上百名雄心勃勃的登山者及雪巴。聖母峰毒藥般的魔力,吸引了全球各種野心、幻想、國家期待,以及商業企圖。

  510日,全年吹襲著聖母峰的狂風停了,天空一片湛藍,一絲風也沒有,登山者夢寐以求的「窗口」打開了,山神彷彿拿出了獎牌向所有人招手。四號營中,34人於午夜出發攻頂。但等著他們的,不但有全年最適合攻頂的天氣,還有聖母峰史上最嚴重的塞車,以及鬼魅般默默來襲的暴風雪。攻頂的安全時限早已過去,大部分攻頂者卻還被困在氧氣稀薄的「死亡地帶」,當山神收回獎牌,最頂尖的嚮導連自己的命都救不了……

 

    《心得感想》

 

    《聖母峰之死》是作者強.克拉庫爾在遇險歸來後出版的作品,他在1996年5月踏上攀登聖母峰的旅程,他參與的原因是受到《戶外》雜誌的委託撰寫關於「聖母峰急劇商業化」所帶來的影響,表面上看來他是為了工作而出訪,但從其自述便可明白強本身對於登山具有狂熱,他不僅要求將此任務延後一年,方能好好的訓練身體,同時也詢問雜誌社是否願意花費六萬五千美元來贊助他,讓他可以獲得知名的登山嚮導的協助,一舉登上頂端,而非只停留在基地營裡完成這篇報導,最後《戶外》同意盡力幫他促成。

 

    強所加入的遠征隊由極為著名的登山家霍爾帶領,霍爾曾在一九九零年至一九九五年之間,帶領三十九名登山客爬上峰頂,這些登山客和強這次同行的隊友一樣,並非全是具有登山經驗的人,因此比起仰賴隊友他選擇信任霍爾的安排,相信霍爾的資歷能讓他們享受冒險又平安返家,讀者在書中會瞧見強仔細的敘述他們一行人在登山前的準備,如體能適應和冰攀技巧練習,以及團隊在開始攀登時的預先作業,像是維護冰瀑的路線,綁上繩索和架設鋁梯等,這些建設大多由尼泊爾的山民─雪巴人(尼泊爾眾多種族之一)完成,雪巴人是登山團隊的主力,他們體能強健,對山況熟悉,負責擔任嚮導、挑夫和營地助手,簡單的說要是沒有雪巴人的幫忙,一般的登山客們絕對無法征服聖母峰。

 

    諷刺的是背負同樣危險的雪巴人所領到的薪水約略只有一千四到二千五美金,遠比不上其他的嚮導所支領的一萬~一萬五千美金,不過這工作對年收入平均一百六十美元的雪巴人來說仍是富有極大的吸引力,強在此也提到昆布文化因為登山活動的興盛而有了改變,僅管不全然是好的,但是水力發電、醫院、學校和補助金的確為當地帶來幫助,大多數的當地人並不想要被科技洪流排除在外,那些感嘆昆布地區的純樸氣息、美好詩意消逝的西方人,其實是有點自以為是,這部份的描述讓我想起日前蘭嶼是否該讓7-11進駐的爭議,我的看法是偏向強的說法,這似乎該讓居住在那,與土地有著深厚關聯的人民來自行決定,畢竟擅自認定他人該怎麼過生活,有時是一種傲慢。

 

    既然行前準備如此周到,又由具有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霍爾領導,為何強一行人會遇到最為慘重(截至2014年前)的山難事件,同隊只有他和另一名隊友生還,就連霍爾都丟失了性命,其他的遠征隊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包括台灣),為什麼人會想要不顧一切的攀頂?為什麼明知危險還要縱身躍入險境?況且登山運動基本上就是一種痛苦和耐力的磨練,它的樂趣到底在那?強在本書中回應這些質疑和困惑,他希望能令讀者理解登山的價值,還有登山者們所抱持的信念,另外更為重要的是他渴望透過書寫與自己的內心達成和解,這是他對世人的真切告白,是他對那些他沒能救助,他未伸出援手,他間接造成的死者們和其家屬感到歉疚,他返家的幾個月後便著手《聖母峰之死》的寫作(1997年出版),除了想在記憶深刻時為事發經過留下鉅細靡遺的記錄,也擔憂時間的流失會弭平傷口,從而減弱他坦誠的意念,自我防衛的以別種口吻來述說事件的全貌。

 

    「如果這個世界不公平或是讓人無法理解,那麼壯闊的天地告訴我們世間本是如此,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宇宙有股巨大的力量可以移山倒海,人類不過是小小的卒子罷了。從壯闊的山河去了悟自己的限制,是十分高妙的作法」─《旅行的藝術》P.211 Alain de Botton

 

    縱然人的記憶並非完美,有它的不可靠性,亦無法使真相毫無扭曲的重現,強仍試圖探討是否有什麼徵兆使得這場災難發生,一切是氣候的驟變所至?還是人為也配合促成了一切?是故他努力回想領隊霍爾,隨行嚮導和隊友的言行舉止跟體能狀況,列出可能造成遺憾的原因,並且尋求當時身歷其境的人的幫助,藉由長時間的訪談、整理筆記跟營地日誌的記錄來完善手邊的資料,當然的他並非認為這樣的檢視能給予後人可靠的建議,或是意欲譴責某些人的決斷和疏失,在我看來這些反思只是他迫切的想找回內心平靜所進行的自我救贖,他必須知道情況,不論那是事實還是後見之明,如此他才可以獲得某些安寧,而不是陷入永無止境的猜疑,一再的假設因為自己沒做些什麼加重了這起悲劇的損失

 

    《聖母峰之死》點出了人類的作為有其限制,在壯闊山河的面前,人的意義漸漸淡出,我們只是宇宙萬物的一小部份,如此的微不足道,人並非無所不能,切莫驕傲的以為可以人定勝天,而它們的莊嚴雄偉與深不可測將令我們學會謙卑。

 

試讀─大家出版

 

  《作者簡介》

 

    強•克拉庫爾  Jon Krakauer

  1954年生,八歲在父親的帶領下登山,大學畢業後以木工及捕魚維生,一存到旅費,便出發登山,屢次挑戰艱難路線。生命中有二十多年以登山為中心,之後投入寫作,1996年以《阿拉斯加之死》成為全球頂尖探險作家,同年前往聖母峰登山,報導聖母峰商業化的問題及爭議,卻意外碰上暴風雪,親身經歷聖母峰史上最大的山難(直到2014年雪崩意外)。他以這場山難寫成分析報導,贏得美國「國家雜誌獎」。之後擴大寫成《聖母峰之死》一書,不但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也當選當年《時代》雜誌的年度最佳選書、入圍普立茲獎。

  1998年,為紀念死難山友,他捐出《聖母峰之死》版稅,成立「聖母96年紀念基金」(Everest '96 Memorial Fund),提供喜馬拉雅山區居民人道援助,並協助保存自然環境、推動兒童教育等。至2012年為止,該基金共捐出170萬美金。

  文章見於《戶外》《GQ》《國家地理》《滾石》《建築文摘》《花花公子》《紐約客》《紐約時報》等刊物。除《阿拉斯加之死》《聖母峰之死》,還著有《艾格之夢》(Eiger Dreams)、《天堂的旗幟下》(Under the Banner of Heaven)《三杯騙局》(Three Cups of Deceit)等書。

arrow
arrow

    lonel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