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的糖球 1 おもいでだま 作者: 荒井麻希 譯者:王薇婷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14/07/04 |
心得內文有第1集的劇情透露。
前陣子讀了《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對其中的某一章印象深刻,那是在談擁有絕對記憶的人的記憶模式,首先先以阿根廷作家波赫士(Gorge luis Borges 1900-1986) 的某篇小說主角伊雷尼歐‧弗內思(Ireneo Funes)為例,說明擁有絕佳的記憶力其實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它將使人百般煎熬,日夜都得承受無法忘卻所帶來的痛苦折磨,而後再帶到現實中實際具有這種能力的人─舍雷沙夫斯基,開始說明他在日常中是如何記憶和建構他所認知到的一切事物,以及此類記憶型態對他的深遠影響。
之所以提起這本作品是因為我想《記憶的糖球》裡的發明或許能夠解決他的困擾,讓他可以體會一般人在自然不過的反應─遺忘,能夠在記憶之海中稍作喘息,事實上就連一般人都會擁有許多想忘卻忘不掉的記憶,它們深植在心底,令人煩惱的是那些越顯鮮明的往往不是快樂和歡欣,反而是受創、羞恥和憂傷的類型,它們會不受控制且不看場合的任意浮現,絲毫也不顧慮它可能會讓主人的情緒失落,或是就此害怕重蹈覆轍而裹足不前,《記憶的糖球》中來MSC公司求助的個案想取出的記憶大都是這種負面的回憶,像是在聖誕夜時因為女友的一句話大受打擊的大學生外川太一,還有青春偶像名波舞花想忘記被母親拋棄的童年陰影。
MSC公司會先讓客戶選擇他想取出的那段記憶的發生的日期和時間,確定之後才在頭部裝設分析感應器,然後模擬顧客的腦部構造,找出指定的記憶複製到記憶糖果裡,接著在儲存回憶的那個區塊中植入空白記憶並留下記號,未來食用糖果時記憶會尋著當時的記號重新歸位,年代已久的悲慘記憶可能會失敗,因為記憶結合了情緒,因此取出這段回憶時得將與這段記憶緊密貼合的感情一起切離,另外吃下別人的糖果可以看到他的記憶卻無法感受他當下的心情,只能瞧見影像和聲音。
人有的時候會被情緒給束縛,無法窺見事情的本來面貌,記憶也會騙人,捏造出符合自己想法的場景,假造的記憶亦會取代真實的,就連記憶的主人也無法分辨,而對後來的版本深信不疑,太一和舞花皆是如此,直到他們情感在製作糖果的過程中與記憶分離,兩人才發現一些原本沒被注意到的事情,對他們而言那些被忽略的事物才是極其珍貴。
富有的資產家老爺爺掛谷,他一口氣製作了 100個糖果當作自己的遺言,在他死後,他的三個兒子必須從裡頭找出三個關於繼承財產的必需資料的糖果,像是印章、電子鑰匙跟密碼才能得到遺產,三人聽到這件事時都非常的生氣,覺得父親在找麻煩,只是為了錢又不得不輪流吃下那些糖果,這是最溫馨的一篇,雖然已經猜到爺爺的用意,但是還是很感人,除了冰冷的資產之外,他還希望自己能留給孩子一些其他的什麼,好比說他們在他心裡活著的痕跡。
笹川猛和跟體弱多病的好友境直哉作了一個約定,因為小直無法離開醫院,所以阿猛會定期把自己的記憶抽出來給他,讓小直也能看見外面的人事物,隨著年歲的增長,阿猛發覺他不再選擇那些精彩美好的記憶,而是一些被拿走也沒關係的部份,逐漸康復的小直也察覺到這件事……
這是讀來令人心生厭惡的一篇,僅管登場的主角是兩個天真的孩子,但是這段純真的友誼在他們長成青少年後就壞掉了,結局是一個很不舒服的走向,首先讓我反感的就是分享記憶這段,為了讓好友小直也能體會他的生活,阿猛的記憶因此空白缺失,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難做到的犧牲,記憶如此私密,怎能任憑他人偷窺,如果有一個死後可以掃描大腦的機器,我希望人的大腦中可以內建一個被機器掃到,大腦就會爆炸之類的程式,這種發明太邪惡又卑鄙了吧(心得走偏),書裡還沒有提到小直為什麼能這麼做,謎底得在後面的集數中才能得到解答。
最後一篇是MSC公司的職員椎名美緒,她不懂為什麼會有人想取回會讓自己難受的記憶,她是一個經常把記憶淨空的人,也認為這樣的生活方式很好,可以省去不少麻煩。究竟遇到不想面對的事情就把記憶抽掉是否會使人們缺乏同理心和罪惡感或其他重要的情感?這是一個滿有趣的議題,記憶糖果是否會成為逃避現實的好幫手,會讓人們難以記取教訓,是說無憂社會難道不是一種美好的狀態嗎?
期待第二本能在這議題上多作發揮,也想知道美緒為什麼會以大量抽取自己記憶的方式生活,是有人刻意讓她為之,還是她有著不堪回首的過去,寧可通通忘卻?
「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經驗。白天裡,在正常情況下,記憶是友善的助手,是親密的朋友,讓人充滿自信、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你。但是到了晚上,當睡眠拒絕來臨時,記憶就換上一張背叛的臉。當你像弗內斯一樣無助地倘在床上等待,它變身為一個暴君,用永無休止的抑鬱故事來折磨你。你無處可逃,只能與自己的記憶為伴,而且宛如癱瘓一般只能死命「盯著」浮現腦海的一切事物。畫面,畫面,還是畫面,整晚不斷浮現,清晰聚焦在你的眼前,像播放電影一樣不知疲倦地放映著你寧願你已經忘卻的一切。
每個失眠的人都要暫時忍受絕對記憶的折磨。在漫漫無助的黑夜裡,你變成了弗內斯,變成了舍雷沙夫斯基,變成一個記憶高手,猛然體會完美也是一種病態的痛苦。」─《《記憶的風景》
題外話
(本篇心得已經超長了,你還想寫什麼題外話)
(圖片引用自蘋果日報)
朋友傳了洋蔥筆記本的新聞給我看,這筆記本真的是很有事的設計XDD,到底要人邊寫邊哭是想幹嘛呢,不過我想用這本筆記本來背想要背的資料說不定莫名的有效,畢竟記憶是跟情感緊密連接的,眼淚跟鼻涕直流或許能夠幫助加強記憶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