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死後,他們保護自己的方式,
就是拒絕愛我們這些還沒死的孩子,
讓我們自力更生地努力活著,
直到有一天有個誰想起我們還在……
《內容簡介》摘錄自博客來
珍妮‧瓦倫堤經典代表作《紫羅蘭之謎》二部曲:《底片的真相》。
他在商店結帳的隊伍中硬將底片塞給蘿文;
她主動搭訕,數度慫恿蘿文將底片洗出來。
哥哥傑克的死對家人投下巨大變數,母親從此陷入哀傷的無底深淵;父親離家,偶爾表演幸福美滿的家庭;父母雙雙逃避現實,15歲的蘿文帶著深刻的無力感,肩負起照顧6歲的絲卓瑪的責任。
原本不屬於蘿文的底片,又將會造成什麼衝擊?
擴大尚未癒合的傷疤,或是隱藏著療癒的祕密?
延續《紫蘿蘭之謎》的主題,融合懸疑及成長小說的元素,特別著重在家庭關係的重建,是青少年面對家人不在後處理孤寂情緒的好書。
《心得感想》
閱讀完《底片的真相》一書的試讀章節後,對於蘿文和妹妹絲卓瑪的處境感到揪心,因為哥哥傑克的逝去她們被迫成長,心靈的早熟度遠超過於其他的同儕,蘿文不僅得承受兄長的永遠告別,還得肩負一家的生活起居,而本該成為倚靠的父母卻被這場意外壓垮,母親透過藥物沉睡只為了逃避現實世界闖入她哀痛脆弱的內心,父親則因為承受不了家庭的凝重氣氛選擇離去,偶爾才出現卻彷彿已盡了最大努力擔起他該有的責任。
這令我想起之前讀北野武所著的《菊次郎與佐紀》,是本記述其雙親和自身成長經歷的回憶錄,書底上節錄的一段話讓人很有感觸,「…一個人是不是長大成熟,由他對父母的感情方式來判定,當你面對父母,覺得他們「好可憐」、「很不容易」時,就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這並不是指孩子們瞧不起或看輕父母的意思,而是能夠抽離親子的視角,以同樣身為平凡人的立場理解他們的難處,小時候很難想像有一天會有我可以解決但父母親卻無法處理的問題,長大後才逐漸明白認為他們得面面俱到的要求多麼嚴苛,蘿文正在學習的便是這個課題,有的時候大人也會輸給內在的軟弱,其實她能夠理解也試著包容,但卻也渴望自己能從漠視忽略中被拯救。
「我心裡明白睡眠是她假裝生命不是垃圾的避難地,但是我也認為兩個活生生的女兒值得她保持清醒。」
「我不斷地告訴自己,學校裡有些學生的狀況比我們還糟,而且糟多了。我也知道我的父母是好人,只是壞事發生在他們身上,不是他們的錯。」
一張不屬於她卻又與她密切相關的底片促成了蘿文與賀伯和碧的相遇,僅管底片的謎底仍然尚未釐清,但他們倆已讓她從脫軌失序的人生中稍作喘息,並且使傑克離去後的停滯時間再度運轉,開啟了她的新視野及體驗,目前只讀了部份章節,還不知道他們三人往後的劇情走向,家庭之間的傷痛又是否能夠痊癒?所以我很期待這本成長故事的後續發展,作者珍妮‧瓦倫堤 Jenny Valentine的寫作筆法洗練,刻畫出青少年獨有的纖細情感,當中許多主角的獨白和譬喻,更以孩子的口吻揭露出人世間總有無可避免的殘忍時刻。
人雖然很聰明懂得從前人的經驗中學習如何避開將會遭遇挫折的道路,但是關於失去摯愛這件事,沒有人能夠教導你怎麼做,也不會因為曾經走過,就能減低哀愁,每一次的告別都痛徹心扉,每一次的糾結最終也只有自身才能化解。
P.S 自己的讀書心得要自己寫喔,要抄的話也不要被我抓到,不然的話,不管對你或是對我來說都是很麻煩的。
《作者介紹》
珍妮‧瓦倫堤 Jenny Valentine
曾在營養食品商店工作15年。當過教學助理,從事過寶石製作。在倫敦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College)修習英國文學。目前已婚,育有二子。
《紫蘿蘭之謎》是她的處女作,甫出版即受矚目。第二部作品《底片的真相》(Broken Soup)也入圍英國最大連鎖書店Waterstone’s童書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