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6_212641

無聊的魅力

On Seeing and Noticing

作者: 艾倫.狄波頓

Alain de Botton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4/04/30

 

 

  《內容簡介》摘錄博客來

 

    最能以小喻大、言外蘊旨的英倫才子作家艾倫.狄波頓,以機智幽默的筆鋒,對歷史上的作家、畫家、思想家的作品,提出最精妙深刻的評論。翻開本書,跟著狄波頓的腳步,從一幅畫、一幢建築、一次旅行、一段感情,從每一個生活的點滴裡發現美好。在平庸的日子裡也能發現點亮心靈的感動,或無聊、或憂傷、或孤獨、或無助的時空,都變成了忘我的豐富,這就是──無聊的魅力。

 

  《心得感想》

 

    「人不快樂唯一的原因就是,不知如何靜靜地待在自己的房間。 」巴斯卡《沉思錄》。

 

    首先得承認我被這個書名給誤導了,我以為《無聊的魅力》是在探究和剖析「無聊」這個狀態的魅力何在,結果在翻開書頁不久後,我就意識到我對本書的期待有誤,所以立刻做了修正。

    簡單的說這是一本收錄了艾倫‧迪波頓對人事物的巧妙觀察的短篇作品,他以輕鬆風趣的文筆來評論它們,將其化為有意思的哲思隨筆,讀者們可以藉由這些文章理解空出來的獨處時間其實可以用來觀照自己的生活,如此一來就算身處在無聊的狀態也不再只是招來內心的空虛,而是可以發掘平常被人所遺露的細節,從思索尋常事,到與自我對話。

 

    本作一共有九個篇章,分別為:〈憂傷的快樂〉、〈造訪機場〉、〈真實的自我〉、〈工作與快樂〉、〈走訪動物園〉、〈單身漢〉、〈乏味地點的魅力〉、〈談寫作(以及鱒魚)〉、〈論諧謔〉,我想和我一樣的忠實讀者,可以很輕易的在這些篇章中認出他其他著作的痕跡,譯者在序中也提及了這點,至於未曾接觸過艾倫‧迪波頓的讀者,可以在讀完後,從感興趣的章節再去追尋更深入的論點,以下略為列出我在閱讀時所聯想到的作品,提供參考。

 

   〈憂傷的快樂〉、〈乏味地點的魅力〉讓我想起《旅行的藝術》;〈造訪機場〉則是《機場的小旅行》,〈真實的自我〉;〈單身漢〉是《愛上浪漫》、《吻了再說》和《我談的那場戀愛》;〈談寫作(以及鱒魚)〉是《擁抱似水年華》;〈論諧謔〉與〈工作與快樂〉是《我愛身份地位》及《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

 

    其中,我最喜歡的幾篇是〈談寫作(以及鱒魚)〉、〈憂傷的快樂〉、〈論諧謔〉,在此就不一一詳細論述,僅以喜愛的字句作為閱讀筆記。

 

    「我們有許多不同的自我,但不是每個自我都會讓人同樣覺得像是『真實的自己』。我們在自己的外貌上最能明確體會到這種區隔:看著攝影師為我們拍的照片,我們可能會覺得照片裡那個人雖然看起來像自己,卻與我們選擇認同的精神與態度幾無關聯。」P.20~P.21

    「音樂或景觀有助於分散注意力,以免我們的心智一察覺到意識中浮現了自己不願面對的事物,就把思考的大門封閉起來,也避免我們的心智因為害怕回憶、渴望、反思性或原創性的想法,而一再耽溺於不涉及自我的瑣碎事務。」P.24〈憂傷的快樂〉

 

    「別人寫的書常帶有一種矛盾現象,就是我們從中對自己人生所獲得的了解,經常比我們獨自獲致的了解還要多。別人筆下的文字能夠讓我們更鮮明的體會到自己是什麼人,以及我們的世界是什麼模樣。」P.113

    「不過偉大著作的價值不僅限於描寫與我們人生中相似的情感與人物;還包括能夠以遠遠超出本身能力之外的鋒利筆觸精闢呈現出這些人事物的特質,提出令我們深感認同,而自己卻提不出來的見解。」P.114〈談寫作(以及鱒魚)〉

 

    「幽默如果只是一種遊戲,路易腓力就不會有這樣的反應。如同他率先體認到的,詼諧是一種批評的方式,也是一種拐彎抹角的抱怨方式:抱怨傲慢、殘酷或者浮誇自大的性情,以及偏離德性與良知的行為。」P.121

    「只要有不公不義與妄自尊大,就有包裹著幽默外衣的批評存在空間。誠如約翰生所言(Samuel Johnson),諷刺只是一種「譴責邪惡或愚行特別有效的方法。德萊登(John Dryden)也說:「諷刺的真正目的在於矯正惡行。」P.123〈論諧謔〉

 

    延伸閱讀:Wenson的隨筆網站─《無聊死了》

 

 

arrow
arrow

    lonel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