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1_140012  

 魔神摸頭

作者:小野

出版社:東村出版

出版日期:2012年8月8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838123

  

    魔神魔神,到底是魔還是神?

    魔會變成神,神也可能變成魔。

    可見魔神原來可以是存在同一個身體軀殼裡面。

 

  《內容簡介》摘錄自博客來

 

    在金銀島打狗市,有個關於魔神的傳說:被魔神選中的小女孩,父親會像中魔一樣,在寒冷的冬夜,穿著單薄衣物橫臥在鐵軌上,讓火車無情地從身上輾過。破碎的身體流出的不是鮮紅的血,而是彷彿即將化蛹的毛毛蟲那種,深綠色的汁液。而小女孩,則會被送到南菜園國小,學習宗教禮儀和咒語,還要留起長髮,畜養一種名為「懶蝨」的蟲子,透過它和魔神溝通。這種女孩子,大家都稱作「魔犯生」。

    某個冬夜,被魔神選為「魔犯生」的女孩李柔,被送到李炎家裡成為他的妹妹。兩兄妹就像親生手足般,每天一起玩耍,一起睡同一張床,一起走鐵軌到學校上課。模範生的李炎每天都會告訴「魔犯生」的李柔金銀島的歷史與魔神宮的傳說。因為有一天,李柔將會成為魔神宮秋祭大典的主祭生。

    於此同時,李炎也因躲避球比賽結識了西門國小的雷公與樟腦丸,並結為錶兄錶弟,還與南菜園國小女生班的林雨陷入甜蜜又苦澀的初戀。在一連串離奇的經歷之後,他們終於發現自己被父母刻意隱瞞的身世:開拓金銀島真正的英雄─林李雷烏宋五大將軍的後代。然而現在的金銀島,卻被五大魔神效忠的Boss深深控制著。

    五大將軍後代終於聚首且覺醒了。李炎、李柔、雷公、樟腦丸、林雨。他們將如何對抗凶殘的Boss與五大魔神,將扭曲的歷史翻轉回來呢?

 

  《心得感想》

 

  《魔神摸頭》並非一本讀起來簡單容易的書,僅管敘述的角度是透過孩童稚嫩的口吻,表面上看似為五位將軍後代組成的英雄戰隊與魔神們和一手遮天的大魔王BOSS展開對抗,背後卻隱含了作者小野對台灣社會的政治操弄、教育制度、價值觀演變的擔憂憐惜。

 

    故事才剛開頭他便已將現實中灰暗殘酷的元素大量拋入,主角李炎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自己這個世界很邪惡,他必須夠堅強才能存活,而李柔所遭遇的「魔犯生」挑選儀式,是父親得如同中魔般壯烈犧牲奉獻鮮血以滋養國家的偉大計畫,她被迫與母親分離,寄養在他人家中,接受一連串的洗腦儀式和心智考驗。

 

    成長的過程中,往往教導我們遇到問題最好的方法是找出它「是什麼」?而非找出它「為什麼」?若總是習慣直接導出結果,將一併失去好奇心和創造力,質疑既有的論點和思維並不等於你是群體中的異類,這一點我是到讀了哲學後才逐漸了解,接收理論的同時試著推翻會使你能掌握的觀念更加確切,因為事物的存在總有一體兩面。

 

  「如果毛毛蟲Birdwing沒有經過蛹的階段,就無法變成美麗的亞歷山大鳳蝶Birdwing;如果毛毛蟲Birdwing不停的繼續長大,就會變成蟲形巨獸特伯Turbo。這就是魔神同體。」P.202

    

    這段話可以說是貫穿全篇的核心概念,在我看來是以道家的生命哲學和生活智慧為基礎所建構,這個概念從李炎和雷公將猜燈謎所獲得的腳踏車獎品命名為「鯤身」和「大鵬」(援以《莊子‧逍遙遊》)便以埋下伏筆,而後像是林雨家中的竹林迷宮解謎(易經)、破解魔神咒語的竹林之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道德經)等等,皆是為了強調萬物皆由陰陽相生,神可能變成魔,魔也可能變成神,它們最初能在同一個生命體中共存,而後才隨著內在本質和外在環境的交替影響下轉化成為神或魔,我想作者期許的是人能夠做到摒棄物欲的誘惑,重視內在的滿足,重返生命的本真。

 

    《魔神摸頭》的整體架構也非全然怪誕不經神秘矇矓,而是巧妙的將台灣的歷史文化揉合了魔神傳說展開脈絡,金銀島並不是一個未知的冒險國度,我們會看到熟悉舊有的地名、實際存有的動植物和極具特色的原住民族群,那些所登場的人事物們彷彿都有所指涉卻又能普遍指稱。對於此種魔幻寫實的筆法我既感到佩服卻又不免感嘆,佩服的是這種語感和時代感的確使這本書增添了許多精彩可讀之處,當中的許多章句典故極具深度,感嘆的是若讀者群定位為兒童及青少年,這也許會成為難以明瞭隱含寓意的隔闔,好在小野寫作的語調幽默詼諧,即便不懂字義仍讓人想一探究竟。

 

       感謝東村  2012-08-11_142351   出版給予試讀機會

 

《作者簡介》

2012-08-11_142400  小野

   考大學時分數可以上醫科和牙科,姊姊卻替他填了師大生物系。每當苦悶時他就寫作出書,意外地,每本都很暢銷。其實他可以當一輩子的老師,卻申請獎學金去美國紐約攻讀分子生物博士。當許多人因為臺灣主權不保選擇了離開台灣時,他卻逆著出走人潮返回了動盪的家園。

   意外地進了中央電影公司,和夥伴們掀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台灣新電影運動」。 當台灣新電影如火如荼地展開後,還不到四十歲的他卻選擇回家陪孩子順便寫作。又意外地開創了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對象的親子散文和小說的風潮。原本以為從此歸隱山林,在十年後重出江湖,在戰國時代的電視圈殺出重圍,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

  他在許多讀者印象中是個會寫親子散文主張開放式教育的作家,如果有電影要找他客串,也一定是醫生或是教授。給一般人的印象是溫暖幽默自在。可是當他寫出了他的創作生涯中第一部奇幻小說後,你將會推翻這一切的印象。

 

arrow
arrow

    lonel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